2008年3月15日 星期六
薔薇科
櫻花在分類上屬薔薇科(Rosaceae),雄蕊多數。櫻屬這個大家族在全世界大約二百種,主要分佈在北半球的溫帶地區,台灣則約十來種。
台灣地處亞熱帶,常見的品種大都是比較能耐高溫的種類,其中以山櫻花(又稱緋寒櫻)最為常見,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櫻花。
緋寒櫻 1-2月
重瓣緋寒櫻 1-2月
霧社櫻 1-4月
富士櫻 2-3月
昭和櫻 2-3月
枝垂櫻 3-4月
薄墨櫻 3-4月
吉野櫻 3-4月
普賢象櫻 4-5月
緋寒櫻、重瓣緋寒櫻
一般俗稱台灣山櫻花,是全灣最普遍見到的櫻花12-3月,在所有櫻花中花色最濃艷,花形下垂呈吊鐘狀,好像小鈴鐺一樣。以花瓣數的多寡,分單瓣和重瓣(單瓣櫻花=5枚花瓣、半八重櫻花=5~10枚、八重櫻花=10~50枚花瓣、菊瓣櫻花=50枚以上),單瓣緋寒櫻12月就會開花大本營在陽明山、烏來與阿里山,重瓣緋寒櫻又八重櫻或牡丹櫻,花期通常在1~3月。
吉野櫻
染井吉野櫻:又稱吉野櫻,單瓣微帶粉紅。原產日本,於20世紀初引進,品種有雪白和粉紅二種花色,花瓣薄如輕絲,相當受一般民眾喜愛。白色(微帶淡粉紅)的吉野櫻是日本最常見的櫻花品種,因為氣候的關係,在台灣低海拔地區不容易存活,因而只有陽明山和阿里山等少數幾個地方才能見到。吉野櫻的花瓣是單瓣的花形,也是最典型櫻花圖案。 淡水山區及天元宮為北部花卉美麗的近郊。
霧社櫻
是台灣特有種,喜歡溫帶型氣候,分佈在台灣中海拔山區,其中又以南投霧社、武陵與思源埡口南面較多。花色雪白,每年1~4月開花,4~6朵叢生,數量有越來越少的傾向。
富士櫻
富士櫻又稱寒櫻,是緋寒櫻與日本山櫻的雜交種,因此花形單瓣與緋寒櫻類似,但是顏色較為粉紅,且花期也比緋寒櫻略晚,約在2~3月,以陽明山數量最多。
薄墨櫻
花朵白色,花柄短,花朵會緊密的成簇,台灣有人引進(如武陵農場附近),但數量不多。
普賢象櫻
普賢象的花苞初開時是粉紅色的,但等到全開時會變成粉白色,花蕊有二個葉化的雌蕊,先端有點灣曲,好像普賢菩薩坐在象鼻子的様子,所以它的名字就被取為普賢象。
枝垂櫻
枝垂櫻的樹枝像柳樹一樣呈下垂條狀,特別好辨識,從顏色的不同可以區分為枝垂櫻、紅枝垂和晴雨枝垂等品種,花形屬八重櫻花(一般櫻花以花瓣數的多寡,可以區分為單瓣櫻花—5枚花瓣、半八重櫻花-5~10枚花瓣,八重櫻花-10~50枚花瓣,菊瓣櫻花-50枚以上)。
昭和櫻
昭和櫻又稱為日本山櫻花,粉嫩得像是吹彈可破的粉紅色花瓣,全開時五枚花瓣分得較開,花瓣也較長,落花時一瓣一瓣的掉落,如雪花片片,是近來的熱門園藝品種。
2008年3月14日 星期五
2008年3月12日 星期三
厚葉石斑木
學名:Raphiolepis umbellata (Thunb. et Murray) Makino
俗名:厚葉石斑木,Whole-leaf Hawthorn。
形態特徵:灌木或小喬木。葉厚革質,光滑倒卵形,長4.5~7㎝,寬1~3.5㎝,先端圓鈍,基部寬楔形,全緣,略反捲。圓錐花序被褐色毛;花瓣篦狀倒卵形。果球形,徑6~8㎜。
生態/分布:產臺灣基隆、綠島、蘭嶼。
分布琉球、小笠原群島。
用途/解說:本種之葉革質亮麗,花白色、亮麗而密集,為良好之景觀植物。其餘之用途,可為石斑木之代用品。
2008年3月11日 星期二
秀峰瀑布的花草
海芋(Calla lily),原產於南非,屬天南星科(Zantedeschia),為多年生球根花卉。花季為每年12月到翌年六月,三月至五月為盛開期,每一株花的花期大約是八到十天。
海芋喜歡生長於溫暖且濕潤的環境中,最適溫度為攝氏15至20度,因此台灣的冬天及春天,最適合海芋的生長。
海芋有肉質地下球根,葉自根莖部的生長芽點冒出,長柄狀,呈卵狀箭形,鮮綠色,類似芋葉。開花時由葉腋抽出花莖,高出葉面開於頂端。花形落落大方,簡單而優雅,漏斗型部分,是葉子的變形,在專業裡的稱呼為『佛焰苞』,真正的花是在佛焰苞中間那柄黃色花穗,花香淡雅宜人,依品種不同而各有各的香味。海芋別稱水芋、蕃海芋、野芋、馬蹄蓮。
美麗的小黃花...忘掉它們的大名...也是汐止秀峰瀑布拍攝的美麗小花
不是很多人會注意
但是爬山就是看山..看樹..看花..看小草開花...
所以我拍照的大部份
都是臺灣常見的野花小草
它有一個很不瞭解的名稱
蛇根草
茜草科 多年生草本學名: Ophiorrhiza japonica
特徵: 葉對生 橢圓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 被疏短毛
花冠筒狀或筒狀漏斗形 5裂 白色 偶有粉紅色
徑可達18mm 繖房狀聚繖花序 頂生或近頂生 蒴果略呈倒心形
生態: 花期12-9月 盛花期1-4月
分布於低, 中海拔山區 生長在陰涼潮濕的林緣或闊葉林下
2008年3月10日 星期一
大葉釣樟
學名:Lindera megaphylla Hemsl.
俗名:俄氏釣樟,黑殼楠。
形態特徵:常綠喬木,樹皮灰黑色;枝條粗壯,紫黑色。葉互生,長橢圓形或披針形,先端短漸尖,基部漸狹,長10~12㎝,寬9㎝,表面平滑,背面蒼白色,殆平滑羽狀脈。花雌雄異株,繖形花序多花,腋生。核果橢圓形至卵形,長約1.8㎝,成熟時紫黑色,宿存果托杯狀,全緣或略波狀。
生態/分布:大葉釣樟比較喜歡生長於潮濕山谷或坡地,而以本島中部低海拔山麓較常見。大陸之華中、華南亦有分布。
用途/解說:臺灣樟科植物葉可大至20㎝者極為罕見,故本種之拉丁學名"megaphylla"的意思為"大葉"之意。大葉釣樟之木材呈黃褐色,紋理直,質地細,為優良之用材。
俗名:俄氏釣樟,黑殼楠。
形態特徵:常綠喬木,樹皮灰黑色;枝條粗壯,紫黑色。葉互生,長橢圓形或披針形,先端短漸尖,基部漸狹,長10~12㎝,寬9㎝,表面平滑,背面蒼白色,殆平滑羽狀脈。花雌雄異株,繖形花序多花,腋生。核果橢圓形至卵形,長約1.8㎝,成熟時紫黑色,宿存果托杯狀,全緣或略波狀。
生態/分布:大葉釣樟比較喜歡生長於潮濕山谷或坡地,而以本島中部低海拔山麓較常見。大陸之華中、華南亦有分布。
用途/解說:臺灣樟科植物葉可大至20㎝者極為罕見,故本種之拉丁學名"megaphylla"的意思為"大葉"之意。大葉釣樟之木材呈黃褐色,紋理直,質地細,為優良之用材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